端午橋 (方) 總督舊藏 「龍吟硯」

媒體

端午橋以四川總督兼粵漢川漢鐵路大臣之身,於宣統三年 (一九一一年) 十一月二十七日殉清。生前所藏金石久散落四海,其金石拓片則時見市肆。賦梅花館所藏端午橋 「龍吟硯」 乃其僅見遺硯,據悉出譚延闓後人。光緒三十一年 (一九零五年),戴鴻慈、端午橋授命出使各國考察政治大臣,匡議君主立憲,啟悟中國民主體制。百年後俯瞰神州,惆悵何極。

策展暨編輯室

「龍吟硯」 上方刻雲龍戲珠

「龍吟硯」 上方刻雲龍戲珠拓本

晚清之際,身兼維新名臣暨金石藏家,官居總督而終殉清,端午橋一人。

端午橋總督遺影

端午橋 (一八六一至一九一一),名方,字午樵、悟樵、午橋,號匋齋,亦作陶齋,諡忠敏,滿姓托忒克,正白旗,生直隸浭陽。約光緒五年 (一八七九年) 蔭生,蔭生即承其先世功勛廕庇,能入讀國子監者。光緒八年 (一八八二年) 舉人,光緒十一年 (一八八五年) 父亡,翌年,母亡。丁憂之變,服喪三年。

瑞洵協修遺影

據「瑞洵集輯箋」,清史館協修瑞洵所撰,經杜宏春、鄭峰輯注,所考端午橋生平事功頗精略,尤及早年官職。傳曰:

「(光緒) 十五年 (一八八九年),捐納工部員外郎。歷任會典館協修官、纂修官、幫總纂官。十七年 (一八九一年),授張家口監督。十九年 (一八九三年),升工部郎中。同年,任管理節慎庫監督。二十四年 (一八九八年),放直隸霸昌道,補陝西按察使。二十五年 (一八九九年),遷陝西布政使。是年,護理陝西巡撫。二十六年 (一九零零年),調補河南布政使。二十七年 (一九零一年),護理陝西巡撫。同年,遷湖北巡撫。二十八年 (一九零二年),兼署湖廣總督。三十年 (一九零四年),兼署江蘇巡撫。同年,署兩江總督。三十一年 (一九零五年),補湖南巡撫,出洋考察憲政。同年,擢閩浙總督。三十二年 (一九零六年),授兩江總督。三十四年 (一九零八年),兼管兩淮鹽政。宣統元年 (一九零九年),補授直隸總督,兼理長蘆鹽政。三年 (一九一一年),充督辦粵漢川漢鐵路大臣,兼署四川總督。同年,卒於任。贈太子少保,諡忠敏。著有 『端忠敏公奏議』、『陶齋吉金錄』、『陶齋吉金錄續』、『陶齋藏磚記』、『歐美政治要義』 等行世。」

端午橋二十九歲出仕,五十一歲殉清,匆匆二十三年間,可謂飛黃騰達。公餘之暇,仍好古不歇,成一代收藏大家。

「龍吟硯」 正面

「龍吟硯」 正面拓本

「龍吟硯」 背面

「龍吟硯」 背面拓本

賦梅花館珍藏 「龍吟硯」,端午橋故物。硯長二十二點八公分,寬十三點六公分,高兩公分。硯池呈半月,池上方雕雲龍戲珠,刀工渾厚,氣概旁薄,雙鬚夾珠,四爪攫撲。側壁一道天然白紋,平行四方,玉帶繞腰。

硯臺四周側壁一道天然白紋,如玉帶繞腰,景一

硯臺四周側壁一道天然白紋,如玉帶繞腰,景二

硯臺四周側壁一道天然白紋,如玉帶繞腰,景三

硯臺四周側壁一道天然白紋,如玉帶繞腰,景四

硯背刻隸書 「龍吟硯」 三字,行書小字三排,筆法神彩奕奕,文曰:

余購此硯於北京龍仁里,
石佳而色巧,誠無上珍品也。
光緒十六年,端方。

鐫印:「端方」。

硯背銘隸書 「龍吟硯」 三字

硯背銘隸書 「龍吟硯」 三字拓本

硯背銘行書小字

硯背銘行書小字拓本

光緒十六年,即一八九零年,端午橋年三十,時居北京。據「瑞洵集輯箋」謂,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年,端午橋納錢捐得工部員外郎一官職。清朝官署有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工部職掌土木興建、水利、機器製造、礦冶、紡織等。員外郎位九品官之從五品,乃一閒職,晚清商賈仕紳常納錢捐獲此職。

光緒十六年,一八九零年,端午橋歷任會典館協修,纂修,幫總纂。會典館專事纂修「欽定大清會典」。清一代嘗纂修五次,康熙二十三年 (一六八四年) 至二十九年 (一六九零年) 第一次。雍正二年 (一七二四年) 至十年 (一七三二年) 第二次。乾隆十二年 (一七四七年) 至二十九年 (一七六四年) 第三次。嘉慶六年 (一八零一年) 至二十三年 (一八一八年) 第四次。光緒十二年 (一八八六年) 至二十五年 (一八九九年) 則第五次。會典館僅屬臨時編制,並無固定館址。光緒年之會典館設紫禁城東華門內三座門迤北一座房子,共一百零八間。

「翁文恭公日記」 光緒十六年正月初八日記事

翁同龢撰「翁文恭公日記」,記曰:

「光緒十六年正月初八日,會典館開館,詣彼行禮,拈香九叩,提調、總纂皆來。余邀之坐談,繪圖處諸君語最長。」

知一月初開館,大臣群集,行三跪九叩之禮,極其敬慎。端午橋於光緒十六年欣獲 「龍吟硯」,遂以此硯筆耕墨耘,纂修會典,陟啓仕途。

孫克冰女士手拓 「龍吟硯」 英姿

民國一百零八年 (二零一九年) 六月,墨拓名師孫克冰女士自日本京都專程赴臺,襄拓賦梅花館珍藏器物。克冰女士以墨拓一技,馳譽中日,其夫婿乃日本篆刻名家和田大卿先生。余嘗存克冰女士精拓端午橋舊藏 「龍吟硯」 錄影,及 「龍吟硯」 拓片一紙,洵吾輩痼癖金石之雪泥。

光緒十六年,亦端午橋搜求金石之始。「陶齋藏石記」 自序曰:

「余少嗜此業,自為京朝官,及杖節方州,蓋嘗物色敻求,自詭以實驗為準。因此金石之新出者,爭以歸余,其舊者,藏於世家右族,余亦次第蒐羅得之。既以吉金印摹付印……助余勘定者則有臨桂況周頤、湘陰龔錫齡、興化李謙、丹徒陳慶年於例,得附書之。宣統元年十月,浭陽端方書。」

「陶齋藏石記」 扉頁

「陶齋藏石記」 端午橋序文第一頁

「陶齋藏石記」 端午橋序文第二、三頁

「陶齋藏石記」 端午橋序文第四、五頁

「陶齋藏石記」 端午橋序文第六頁

乃知光緒十六年前後,端午橋出仕京城,其收藏志趣,啟迪於斯。名跡珍品本密集京師市肆,收藏之業,尤仰地利。「陶齋藏石記」 於宣統元年 (一九零九年) 付梓,距光緒十六年 (一八九零年) 恰切二十年,倘無若此心力,安成一代蒐藏?

端午橋仕途顯達,歷任補按察使、布政使、巡撫、湖廣總督、兩江總督、閩浙總督、補直隸總督、四川總督。雖一嗜古之士,然非守舊之士。「清史稿」 記其政績,曰:

「顓志興學,資遣出洋學生甚眾。逾歲,召入覲。擢閩浙總督,未之官,詔赴東西各國考政治。既還,成 「歐美政治要義」,獻上,議改立憲自此始。三十二年,移督兩江,設學堂,辦警察,造兵艦,練陸軍,定長江巡緝章程,聲聞益著。」

端午橋歷官各省要職,亢志興學樹人,惠澤遍及江蘇、湖南、湖北。光緒三十一年 (一九零五年),授出使各國考察政治大臣,與戴鴻慈、戴澤、尚其亨、李盛鐸為五大臣考察團。五大臣分兩批出國,戴鴻慈與端午橋赴日、美、英、法、德、丹麥、瑞典、挪威、奧匈、俄、荷、瑞士、意十三國。戴澤、尚其亨、李盛鐸則赴日、美、英、法、比利時五國。考察團返國後,遂倡議君主立憲,合輯「列國政要一百三十三卷」、「歐美政治要義十八章」。戴鴻慈呈奏稟告考察所得,曰:

「臣等曠觀世界大勢,深察中國近情,非定國是,無以安大計。國是之要,約有六事:

一曰舉國臣民立於同等法制之下,以破除一切畛域。
二曰國是採決於公論。
三曰集中外之所長,以謀國家與人民之安全發達。
四曰明宮府之體制。
五曰定中央與地方之權限。
六曰公佈國用及諸政務。

以上六事,擬請明降諭旨,宣示天下以定國是,約於十五年或二十年頒布憲法,召集國會,實行一切立憲制度。」

此奏褶乃光緒三十二年 (一九零六年) 事。戴鴻慈、端午橋等大臣咸以中國之國途為慮,非為一姓、一族、一黨之利益。今國人讀此奏褶,必駭然心驚,所倡「舉國臣民立於同等法制之下」、「國是採決於公論」諸語,至今未能施行於中國大陸。

賦梅花館藏有一冊戴鴻慈、端午橋於光緒三十二年 (一九零六年) 四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考察挪威,當地印製之英文紀念冊,名「中國皇家特命代表團訪問克里斯蒂安尼亞之報告」Report of the Visit of the Imperial Chinese Special Mission to Christiania。挪威首都原名克里斯蒂安尼亞,一九二五年改名奧斯陸 Oslo。是冊恐為考察十三國獨一官方紀念冊,彌足珍視。

「中國皇家特命代表團訪問克里斯蒂安尼亞之報告」 封面

報告內戴鴻慈與端午橋小影

報告內戴鴻慈與端午橋小影特寫

報告內挪威接待團要員小影

報告內挪威國王與后小影

戴鴻慈、端午橋考察挪威,出臨時決議。四月二十七日行,四月二十三日方知會挪威外交部。外交部雖倉促迎迓,仍不失隆重款待。紀念冊載之極詳,亦可推衍考察列國,其行程大抵相似。首頁即刊有戴鴻慈、端午橋影相,下列團員十四人,其中英文秘書兩人,一為施肇基,後成中華民國名外交家,歷任駐英、美公使。

二十七日星期五晨,考察團乘火車離瑞典之斯德哥爾摩,抵克里斯蒂安尼亞。旋訪挪威外交部長,復謁挪威國王暨后。戴鴻慈、端午橋及團員十一人獲勳。午後,參觀製帆廠與紡織廠。晚,挪威總理於官邸設宴。

報告內中國考察團與挪威接待代表於商展合影,攝於一九零六年四月二十八日晨

 

報告內中國考察團與挪威接待代表於商展合影特寫,攝於一九零六年四月二十八日晨

二十八日星期六晨,參觀規模最大之公立小學、造船廠、二十六企業特辦商展。午,國王暨后於皇宮設宴。午後,參觀三座博物館,見挪威器物及少許中國器物。端午橋本此道中人,重洋外竟睹中土遺跡,自是感懷不已。晚,船東暨各商界名流於 Grand Hotel 設宴。

報告內中國考察團與挪威接待代表於阿克斯胡斯城堡合影,攝於一九零六年四月二十八日晨

報告內中國考察團與挪威接待代表於阿克斯胡斯城堡合影特寫,攝於一九零六年四月二十八日晨

二十九日星期天午,首都交易所與總商會委員會設宴。午後,赴國家劇院觀賞挪威戲劇 Fossegrimen。晚,乘火車赴丹麥之哥本哈根。

百年後翻閱紀念冊,猶置身考察團一員,重遊克里斯蒂安尼亞。

「四川報路同志會報告」

宣統三年 (一九一一年) 五月,川漢、粵漢鐵路布歸國有。四川、湖南、湖北、廣東省民大譁,川民尤烈。川民原擁築路權及紅利權,遽僅可換得國家鐵路股票。六月成都遂成立「四川保路同志會」,發動罷市罷課,至清廷鎮壓,終釀血案。革命團體中國同盟會亦滲透其事,更欲以此導引革命。九月端午橋臨危授命督辦粵漢川漢鐵路大臣,兼四川總督。十月十日武昌起義,各地響應,十一月二十二日,川軍於重慶宣布獨立,二十七日川軍於成都宣布獨立。同日,端午橋率湖北新軍入川,途經成都外之資中縣,新軍叛變,殺端午橋及其弟河南知府端叔絅。

羅雪堂 (振玉) 先生遺影

沈寐叟 (曾植) 尚書遺影

端午橋殉清,以一代維新名臣,博古真賞,死不得其所,固堪深惜。惟金石名家羅振王撰 「端忠敏公死事狀」,論其殉難原非偶然,求仁得仁,守節於崩滅。故端午橋之死洵適得其所,矜持道統,克成大義。「端忠敏公死事狀」 曰:

「宣統辛亥冬,端忠敏公既殉難。蜀中當時議者,猶或疑公性通脫,其倉皇遇變,殆未必夙具死志。予難能知公,然無以為公解也。及歲甲寅返國,見沈尚書曾植於上海,語及此事,尚書撫然曰:

『以予所聞,公之死志,蓋夙辦也。方公之駐軍資州也,蜀有客將曰余大鴻者,公舊部也,領所部五百人,出會垣赴公所。知變將作,亟謁公曰:

今人心旦夕不可恃,公所居非善地,若進至成都,或退守宜昌,難可紓也。大鴻所部雖僅五百人,然尚可衛公出此險矣。

公未及答,大鴻又曰:

禍迫矣,幸速決。

公乃從容謝大鴻曰:

老夫知有朝命耳,師所駐必奏報,今若移軍者非請旨不可,君行矣,吾謝若厚意矣。

大鴻喻公旨,乃太息流涕,拜公而別,不逾日而難發。…大鴻知公志不可奪而去,去至海上為予言,猶涕隕也,然則公非死志夙辦而何?』

予聞而瞿然曰: 此固當揭之以詔示天下後世者。」

余置端午橋遺硯於案頭,朝夕相對,不啻面謁古人。光緒宣統兩朝歲月,一片維新鴻志,一代金石蒐藏,一腔節義熱血。硯田訴滄桑,墨池思舊痕。

端午橋簽名及鈐印墨拓特寫

附加資訊

  • 標籤日期: 民國一百一十一年八月中旬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