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袁寒雲 (克文) 贈金石家壽石工 (璽) 一柄書畫摺扇

媒體

炎夏即至,烈日灼膚,各國電費攀漲未已,冷氣一物恐非全民時刻易享之物。今之男女,倘各執一扇,不僅足以消暑,尤合渴切保護環境之道,況古人風雅,重返人間,豈非至善? 既鼓唱扇事,敝館奉鑑名士袁寒雲書畫摺扇一柄,藏扇大家黃天才先生故物。

策展暨編輯室

袁寒雲繪梅便面局部之一

民國初年舊文化承前朝餘緒,覆蓋神州。濟濟儒生,賢俊才人,不乏為世推仰銜冠名士雅號者。時聲譽貫徹南北之名士,有袁氏寒雲。

袁寒雲先生遺影

名士一辭漢已有之,引用久遠,本義趨淆,固待昭述。

唐朝孔衝遠 (穎達) 疏「禮記、月令」曰:

「名士者,其德行貞絕,道術通明,王者不得臣,而隱居不在位者也。」

明末侯朝宗 (方域) 生傾崎之世,嘗撰「朋黨論」,名士辭義更臻激壯,稱喻匡佐國事之布衣。曰:

「朝廷有頑純無恥之大臣,而後草茅有激濁揚清之名士。又必其朝廷之上,激濁揚清之大臣,去者去而死者死,然後草茅之士,相與持之而愈堅,爭之而愈力。此其事一關於國家之氣運,一關於國家之風俗……。所謂草茅名士者,皆四方之產,素不相識之眾也。或聞其名而向慕之,或弔其風而感歎之,或見其人而折節之,或同有道義之歡而貴達不移,或共有澄清之志而禁錮不惜。其與國家,無職掌之不可辭也,與受禍之君子,無恩私之不可背也,徒以名教之不可滅,是非之不可昧。故千里而一人焉,百里一人焉,遙相推引,而致朋黨之不可復解。」

古人嚴辨名士辭義,至民初已較寬弛。近世夸許名士,凡持操守學問、文學才情,清譽逸懷者咸可入列。

王冰鐵 (大炘) 刻貽袁寒雲 「皕宋書藏主廿九歲小影」 印印蛻

袁寒雲 (一八八九至一九三一),名克文,字豹岑、抱存、抱公。嘗得宋王晉卿 (詵) 繪「蜀道寒雲圖」,遂號寒雲,後以號行。又署龜庵、三琴趣齋、八經閣、雲合樓、後百宋一廛。清藏書大家黃丕烈齋名百宋一廛,寒雲乃取後百宋一廛,自矜所藏百部宋槧不讓前賢。寒雲河南項城人,世凱次子,母金氏,朝鮮貴族,師從聯聖方地山 (爾謙)。寒雲工詩詞,善書畫,好崑曲,精鑑藏,其品類有古書、金石、錢幣、郵票。著「寒雲書影」、「寒雲手寫所藏宋本提要二十九種」、「泉簡」、「寒雲丙寅丁卯日記」、「寒雲集」、「停雲集」等。

寒雲雖為袁世凱子,然未苟同乃父於民國五年 (一九一六年) 改立帝制。世人感佩其冰清玉潔之志尚,乃悟有守者私利不足蔽惑。

乙卯 (一九一五年) 十一月,袁世凱籌策帝制正烈,寒雲於北京「亞細亞日報」刊詩明志,詩題「分明」,曰:

乍著微棉強自勝,陰晴向晚未分明。
南回寒雁淹孤月,東去驕風黯九城。
駒隙留身爭一瞬,蛩聲催夢欲三更。
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

寒齋珍藏一柄袁寒雲贈壽石工書畫摺扇,故友黃天才先生舊藏。寒雲一面寫詩,一面繪梅。

袁寒雲寫詩便面

袁寒雲寫詩便面局部之一

袁寒雲寫詩便面局部之二

便面寫詩兩首,曰:

雨挾風雷
至,
庭迴萬馬
聲。
笙歌方送
醉,
草木又疑
兵。
高唳聞孤
鶴,
微光撲亂
螢。
蕭蕭吹不
寐,
危坐詩平
明。

夜坐一首。

怡王有子說
寧王,
兩代風流仰
上方。
嘉話東園傳
聚骨,
歗亭一錄記
能詳。

東園扇。

石工詞客
袁克文。

鈐印:「雙爰盦」。

袁寒雲寫詩便面鈐「雙爰盦」印

寫詩便面右上角鈐「善哉扇齋之寶」印

繪梅便面左下角鈐 「黃天才藏扇」 印

收藏印:右上角有「善哉扇齋之寶」,左下角有「黃天才藏扇」。

袁寒雲繪梅便面

袁寒雲繪梅便面題詩

便面繪墨梅並題曰:

兀突向天笑,春風著數花。
誰知畫外趣,澹澹作生涯。

乙丑八月,寒雲。

鈐印:「寒雲」、「袁二」。

袁寒雲繪梅便面鈐「寒雲」、「袁二」印

收藏印:右上角有 「善哉扇齋之寶」,左下角有「黃天才藏扇」。

袁寒雲繪梅便面右上角鈐「善哉扇齋之寶」印

袁寒雲繪梅便面左下角鈐「黃天才藏扇」印

摺扇作於乙丑,即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寒雲年三十七。

楊軼厂刻「獻醜」隸書兩字於箑邊一

楊軼厂刻文士作揖圖於箑邊一

楊軼厂刻「康」字小印於箑邊一

箑邊一股刻文士作揖圖,有「獻醜」隸書兩字,下方鐫「康」篆字小印。

楊軼厂刻「愛好」隸書兩字於箑邊二

楊軼厂刻仕女幽坐圖於箑邊二

楊軼厂刻「軼厂刻貽,石工鑒之」八字於箑邊二

箑邊另一股刻仕女幽坐圖,有「愛好」隸書兩字,下方鐫「軼厂刻貽,石工鑒之」八字。

楊思康 (一八九八至一九四三),號軼厂,湖北江夏人,竹刻家。余嘗見其畫松一幅,知亦精書畫。

民國十六年 (一九二七年) 楊軼厂 (思康) 繪松石圖

寒雲以書畫便面贈石工,復倩軼厂刻箑,見其慎重。

壽石工先生遺影

石公者,壽石工 (一八八五至一九五零) 也。名璽,又名鉥,字石工、石公、碩公、務喜,號印丐、玨庵、玨厂、玨闇、玨公、悴公、悲鳳、園丁等。浙江紹興人,居北平。任教國立北平藝術專門學院、國立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工詩詞,精篆刻,治印數萬。有「蜨蕪齋印稿」、「鑄夢廬篆刻學」、「篆刻學講義」、「蜨蕪齋自製印逐年存稿」、「玨庵詞」等遺世。

民國九十六年黃天才先生 (中),董良碩先生 (左) 與作者 (右) 攝於 「一個詞人的翰墨因緣」文物展覽開幕

寒雲書畫摺扇為黃天才先生 (一九二四至二零二二) 舊藏。天才先生齋名善哉扇齋,廣西陽朔人,畢業國立政治大學。民國三十八年 (一九四九年) 大陸淪陷前赴臺灣,歷任「中央日報」駐日本特派員、「中央日報」社長、中央通訊社社長暨董事長。駐日之際,中共發動文化大革命,天才先生嘗憶述大陸紅衛兵全國抄家,得書畫摺扇不計其數,中共遂以大批貨櫃裝運日本銷售,換取外匯。天才先生收藏摺扇之雅癖滋長於日本,終成一代藏扇名家。著作有「張大千的後半生」、「新聞人物專訪實錄」、「中日外交的人與事:黃天才東京採訪實錄」、「五百年來一大千」、「世紀蔣宋美齡:走過三個世紀的傳奇」等。

黃天才先生於「一個詞人的翰墨因緣」文物展覽開幕致辭

民國九十六年 (二零零七年) 七月,余假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一個詞人的翰墨因緣」文物展覽,開幕典禮嘗邀天才先生致辭。至民國一百零二年 (二零一三年) 六月,余復假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烽火山河,求仁赴義救亡圖存」文物展覽,又承天才先生欣然應諾致辭。每思盛情,不勝追懷。

黃天才先生撰「張大千的後半生」封面

黃天才先生簽署「張大千的後半生」內頁

黃天才先生簽署「張大千的後半生」內頁局部

民國初年蒐藏摺扇之風氣頗盛。鑑賞家唐魯孫 (一九零七至一九八五) 記曰:「鹽業銀行張伯駒,玩扇子是馳名南北的。他所收藏扇子以時賢書畫為主,因為他是戲迷,跟梨園中能書善畫的名角們都有深厚友誼,所以一些名角的字畫,可以說他網羅靡遺。」

張伯駒先生遺影

縱一代藏家若張伯駒,不僅篤好摺扇,亦不厚古薄今。

袁寒雲撰「寒雲日記」封面

袁寒雲撰「寒雲日記」扉頁

袁寒雲撰「寒雲丙寅丁卯日記」,載刻箑數事,癖嗜潛深。記曰:

「丁卯八月二十三日。
山農來函示缶丈為予所作牙箑,一股寫詩,一股畫梅,以八十又三之高年猶作此極工整之小品,可欽,尤可感也。丐山農倩陳澹如刻之。

按: 山農或劉文玠 (一八七八至一九三二),海上文人。缶丈即吳昌碩 (一八四四至一九二七),書畫篆刻名家。陳澹如 (一八八四至一九五三),竹刻家。

袁寒雲撰 「寒雲日記」丁卯八月二十三日內頁

吳昌碩先生遺影

丁卯九月二十六日。
鐵芝貽張楫如精刻竹箑拓本二品,一昉禊帖,尤妙,撰栩栩蘧蘧篇。

按: 鐵芝姓金,工篆刻竹刻,寒雲入門弟子。張楫如 (一八七零至一九二五),號西橋,竹刻家。

袁寒雲撰 「寒雲日記」丁卯九月二十六日內頁,刊張西橋刻竹箑拓本二品

張西橋刻竹箑拓本之一

張西橋刻竹箑拓本之二

張西橋 (楫如) 先生遺影。圖片來源: 郭海先生撰「竹人漫錄」

丁卯十月初三日。
山農夕至,攜陳澹如刻昌碩丈書畫牙箑見畀,精好無倫,希世珍也。

按: 陳澹如刻吳昌碩書畫牙箑,費時約一月半。寒雲激賞,可謂知音。」

袁寒雲撰 「寒雲日記」丁卯十月初三日內頁,刊吳昌碩寫書畫箑邊,陳澹如刻

吳昌碩寫書畫箑邊,陳澹如刻

陳澹如先生遺影。圖片來源: 郭海先生撰「竹人漫錄」

民國二十五年 (一九三六年),劉少巖 (秉義) 付梓所珍藏之寒雲丙寅 (一九二六年) 暨丁卯 (一九二七年) 兩年日記,跋曰:「生平著作不自愛惜,存者僅『泉簡』一卷,此外『日記』七冊。雖徵歌載酒之餘,日記未嘗少間。予得其丙寅、丁卯兩年日記,……其甲子 (一九二四年)、乙丑 (一九二五年) 兩冊又為瀋陽張氏攜去,不知今尚存否。幸丙丁二冊尚在,可攷其梗概。」瀋陽張氏即張學良,倘「乙丑日記」未毀,忖當見記述贈扇石工並倩楊軼厂刻箑事。

白彬甫撰「蕉窗話扇」封面

白彬甫撰「蕉窗話扇」扉頁

民國二十七年 (一九三八年),藏扇家白彬甫撰「蕉窗話扇」,成自古末有之話扇專著。其考據詳盡,識見廣博,惜家刻本數量尠少,難得一睹,爰鈔錄數段,嘗鼎一臠。文曰:

「古人製器,多利用骨角毛羽,蓋去游牧狩獵時代較近,遺俗相沿也。是以扇之製,亦以羽扇為最早。『古今注』謂:『舜廣視聽,求賢人以自輔,作五明扇』。又謂『羽扇之製,起自殷高宗』。……

繪事施於紈扇,見於載籍者,始自三國。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載:『楊修與魏太祖畫扇,誤點成蠅』。……

至宋以後,元代則團扇書畫,其勢已殺,此亦物極必反,盛極必衰之理。且自南宋以還,摺扇已漸流行,……至明則摺扇大興,紈扇幾無人問。……

摺疊扇,通稱摺扇,古名聚頭扇,又有稱為聚骨者,始於北宋,其濫觴,則遠在南齊。……

摺扇箑頭書畫,北宋時尚未時行,……至南宋時,書畫摺扇,始開其漸。……

雖然,摺扇固非始於永樂,而自永樂以後,始為鼎盛時代。……

北宋時扇骨形狀何若,不易攷,然據『雲麓漫鈔』云:『宋人用摺疊扇,以蒸竹為骨,夾以綾羅,貴家或以象牙為骨,飾以金銀』。觀此數語,則其形狀,或同今式,至南宋時,據詹東圖云,與今摺疊扇式無異。……

元明兩代扇骨,論其古色盎然,自足珍貴,然於鐫刻藝術上並無若何絕品。……明代以刻竹製扇著稱者,頗不乏人。……

扇骨以竹製為佳,因其勒柔而富彈性,經久色黃如甘草,如黃玉,如鵝油櫻桃紫玉,古色宜人,殊為美觀,且適於鐫刻,始終緊聚而不鬆散也。……

余謂鐫刻箑邊,亦可大別之為二,曰平刻,曰留青。平刻者,乃就水磨竹扇骨,鐫刻陰陽文書畫,又可分深刻淺刻二種。留青者,一名皮雕,乃以不刳外皮之特製扇骨,鐫刻陽文也。

鐫刻箑邊,要以金石書畫為尚,奏刀時,須游刄有餘,以無厚,入有間,心所欲,刀適成之,充分表現內心之美蘊,有時割切痕跡宛然,不事琢磨,恐揜其韻,蓋觚稜愈露,愈顯刀工,層次雖極繁複,似未見其用力,刻劃有時簡略,亦不感其空疏,雖出妙手,似本天成,其趣在神,雋永在味,此固屬於運刀之事,至於縮刻鼎彝款識,瓦當貨泉,舊拓墨蹟,尤貴乎神氣絲毫不走,此又關乎博雅矣。作者工書善畫,自不待言,偶鐫舊作,或詠新什,益增韻致,冶金石書畫文學藝術於一爐,始稱登峰造極,然懸的以求,恐難多覯。……

扇葉亦曰扇頁,俗稱扇面,又有稱為便面,屏面,箑頭,箑面者,蓋皆文人避熟所用之名稱也。……

北宋時扇葉,見於載籍者,只有『蒸竹為骨,夾以綾羅』一語,雖不能斷定彼時扇葉,盡為綾羅,要以絲織物為主。……

南宋及金,見於記載者,如馬遠、馬麟及趙彥、楊妹子等作品,皆為絹扇面,由綾羅遞嬗而為絹,固亦循序沿革之程序。……

元以後扇葉,多為紙製,且尚泥金,……」

白彬甫撰「蕉窗話扇」自序之一

白彬甫撰「蕉窗話扇」自序之二

白彬甫,名文貴,居北平,齋號蕉窗宜雨館,任軍事學教授職。數十年間,國家多故,劫難踵接,世家所藏,無一倖保,而彬甫之名亦僅存於幽晦間。「蕉窗話扇」記彬甫藏扇學值見地,誠可貴也。封面簽條題署為書法家張伯英所寫,扉頁題署則為金石家壽石工所書,皆北平名家。

余髫齡寄居香港,尚偶見前輩攜帶摺扇之慣習,今成絕嚮。昔摺扇乃文士相貽應酬之物,書畫便面何其普泛。手持一柄詩壇祭酒、或藝壇名家、或政壇名流題贈之書畫便面摺扇,頓顯扇主之學養、風雅、尊位。摺扇雖微,其用卻大。摺扇之盛衰,亦可證舊文化之興亡。詩詞書畫,士大夫無一不通,無一不能,方克成扇子風尚,今自弗能。百年後披覽袁寒雲贈壽石工書畫摺扇,俯念民初風華,猶有滄海橫流之痛。

袁寒雲繪梅便面局部之二

 

連近目次:

袁寒雲(克文)侍妾眉雲的一生,劉景雲先生撰

 

附加資訊

  • 標籤日期: 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六月下旬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