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意趣-賞翫悟道,林書緯先生撰

藏石之風尚古已昌盛,宋徽宗即一石癡,見水滸傳花石綱載運奇石事。後之文人騷客,癖好賞石,不勝枚舉。今之林書緯律師,好古之士,沉酣賞石經年,以所藏靈璧石暨英石,陳列敝館,奉示同好。炎夏正熾,國事蜩螗,靜窗觀石,或可略解憂鬱。

策展暨編輯室

靈璧石正面局部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這句話頗能貼近這些年接觸古代文物的心情。對於古文物,總是不禁從心底莫名泛起一股深情,朋友常戲稱我的體內住著一位老靈魂,只要一見古物就忘情痴迷。

猶記得小學時期校外教學,第一次去台北故宮見到 「肉形石」,當下聽導覽說明,只覺得非常神奇,怎麼會有天然的石頭,活生生像一塊肥嫩可口的豬肉呢?經過現在的深入瞭解,已明白這是一塊自然生成的瑪瑙石,在地質變動形成的過程中,受到周遭礦物質的影響,呈現不同層次的色澤與肌理。恰巧被清代一位能工巧匠慧眼相中,在石材表面加工,透過相石、鑽孔琢磨、染色等高超技巧,最後逼真地展現一塊皮肉相連、肥瘦相間、入口即化,宛如名菜東坡肉般引人饞涎欲滴的巧雕作品,每每讓參觀者讚嘆不已 (圖一、二、三)。

圖一: 肉形石。圖片來源: 中華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

圖二: 肉形石局部之一。圖片來源: 中華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

圖三: 肉形石局部之二。圖片來源: 中華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

或許自小對肉形石留下深刻印象,上大學後,一日在圖書館埋頭溫習功課,無意瞥見書架上的故宮文物月刊,隨手翻閱,小時候的記憶驀然湧現。當下直奔故宮一探究竟,沒想到竟喚醒內心深處沉睡多年的老靈魂。自此一發不可收拾,閒暇之餘常流連在博物館與古董文物店之間,至今仍然樂此不疲,箇中情趣只有親身涉獵過的人才能深有體會。

中國人對於玉石向來情有獨鍾。賞石風氣始於唐宋,成熟於明代晚期,盛行清代中期後。為何會形成賞石文化呢?首先,古人一直有難以言喻的山岳情結,尤其文人對於自然山水有著孺慕情懷,甚至賦予高尚的道德情操。但凡遇上社會動盪或仕途不順之際,總是嚮往能夠居住在山野之間,身離俗世凡塵。除了以平面繪畫抒發諸般山水情懷,也開始透過欣賞微形山石,推崇石頭的造形、線條、肌理、質地、顏色、聲音之美,展現文人寄情山水的精神追求。賞石本身兼具繪畫性及雕塑性,欣賞的角度逐漸由具象演變為抽象,賞石衍生成為具象和抽象兼具的一門藝術。進而賞石搭配底座底盤 (盆),相互襯托,訂製後分置居室園林 (圖四~六),形成賞石與內外空間的呼應,踐履文人心目中天人合一的嚮往。

圖四: 蘇州留園之宋代遺石 「冠雲峰」

圖五: 上海豫園之宋代遺石 「玉玲瓏」

圖六: 蘇州拙政園芙蓉軒之室內賞石

古代文人的審美觀念,透過石頭表露無遺。每個人的審美角度固然不同,但追異崇奇的心態自古皆有,尤其是宋代的文人墨客痴迷於丑怪的石頭,以蘇軾、米芾最為著名 (圖七、八)。

圖七: 南宋趙子昂 (孟頫) 繪北宋蘇東坡 (軾) 像

圖八: 清代顧澧蘭 (沅) 輯孔繼堯繪 「吳郡名賢圖傳贊」 之北宋米元章 (芾) 像

這些文人在表面上追求奇丑怪異,背後所隱含的卻是一種超脫世俗、悖離常規、道法自然的理想。進而借物探索天地間具象與抽象、有形與無形、平衡與失衡間的玄妙哲理。宋代文人欣賞丑怪之石的風氣,形成 「瘦、皺、漏、透」 的賞石標準。以今人的欣賞角度,可以詮釋為 「形態多變、神韻空靈、質地玲瓏、紋理通透」 的審美標準。透過几案、園林的不同空間佈置,愛石者恰將自己內心的情感與抱負投射在賞石上,古人說 「石不能言最可人」,這句經典足以表達愛石者內心的萬般情緒。以上種種緣由,賞石遂成為一門歷經千年不衰的藝術。

圖九: 文震亨撰 「長物志」

明代文震亨在其所著 「長物志」 一書中曾經如此品評賞石 (圖九),稱 「石以靈璧為上,英石次之,二種品甚貴,購之頗艱,大者尤不易得,高逾數尺者便屬奇品,小者可置几案間,色如漆、聲如玉者最佳,橫石以蠟地而峰巒峭拔者為上」。明代晚期人文薈萃、百家爭鳴,當時賞石主要偏好二種造型:一為橫峰列岫式的研山 (圖十),二為雲頭雨腳式的山子 (圖十一);前者自然穩底,擺設容易,後者則需要配置木座以利安放陳設。設計木座從明代萬曆年間開始流行,賞石和木座搭配一體,成為欣賞的新視角。石頭造型與木座式樣大抵和時代背景息息相關,明代晚期至清代早期的風格,仍沿習宋代以降崇尚自然樸實,隨著社會風尚的轉變,清代中期以後逐漸悖離原有文人內涵,轉而崇尚奇巧玲瓏,至清代晚期更流於講求穿鑿炫技,喪失整體比例平衡,淪為 「為追求賞石而配置賞石」 的庸俗文化。至此賞石已偏離正道,不復得文人崢崢風骨之氣概,可賞者甚稀,殊為可惜。

圖十: 「硯山圖」。圖片來源: 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第一百五十五卷

圖十一: 明代郭詡繪北宋米元章 (芾) 拜石圖

中國古代有所謂四大園林賞石:即靈璧石、英石、太湖石、昆石 (一說黃臘石)。誠如文震亨所言,其中尤以靈璧石、英石廣受愛石者喜好。靈璧石產於今日安徽省靈璧縣境,開採歷史悠久,可溯源唐代。其石質堅硬、肌理嶙峻,敲擊鏗鏘有聲,表皮溝壑交錯、皴皺密佈,色澤常見黑、灰、黃褐色,間有青、白、赭色,不僅形態多姿而且顏色多彩。正因靈璧石千奇百態、峰巒起伏、玩賞性高,符合傳統賞石標準,故歷代文人推崇追捧,致力蒐求珍藏,被譽為四大賞石之首。

英石產於今日廣東省英德縣境內,可區分為陽石及陰石。陽石長期裸露於地面,久經風化,形體瘦削,表面多皺折,質地堅硬,扣之聲脆。陰石則深埋地下,形體漏透而雄奇,質地潤澤,扣之聲微。英石以青灰色最為常見,或間有白紋,而以烏黑如漆、扣之有金屬共鳴聲、質地略帶清潤者為佳。晚明文震亨在「長物志」曾記載:「英石,出英州倒生巖下,以鋸取之,故底平起峰,高有三尺及寸餘者。小齋之前,疊一小山,最為清貴,然道遠不易致」。明代著名造園家計成也在 「園冶」 一書中提到英石:「大者可置園圃,小者可置几案,亦可點盆,亦可掇小景」。足見英石玩賞性高,歷代文人雅士視如珍寶,賞玩之餘,往往賦詩頌讚,後世愛石人傳為美談。

資深前輩曾在談石論道時,語重心長的分享其多年心得:「寧典勿時,寧儉勿俗,寧樸勿巧」。確是深具哲理,奉為畢生收藏準則。早年偶然從友人處獲得一方清代早期的靈璧石,其形態宛如巨巒奇巖,紋理嶙峋,色呈灰黑色,皮殼蒼勁老辣,原配楠木承座,適度襯托雄奇石勢,整體比例極佳,可謂絕配 (圖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古人曾評價靈璧石:若得四面皆能自然生成而完好無缺者,往往在數百方石中僅得之一、二。可見數量稀少,彌足珍貴,遠非迄自清代晚期人工雕鑿修飾過度者可堪比擬。此方靈璧石從各種角度欣賞,皆有可觀,迎回後置於家中玄關一隅,韻味悠長。

圖十二: 靈璧石正面

圖十三: 靈璧石正面局部

圖十四: 靈璧石背面

圖十五: 靈璧石背面局部

數年後再度因緣際會,見好友蒐得一方清中期的英石,大為傾倒,苦苦追求若干月,終勉為其難割愛,當下愛不釋手、如獲至寶。觀此方英石狀若孤巒奇峰,其勢奇崛險峻,形如高士昂然兀立,石面滿佈皴皺,色澤湛黑瑩潤,瘦、皺、靈、秀,兼而有之。原配酸枝木四方倭角盆形承座,依隨石形嵌製,恰恰襯托崢嶸石勢,可謂構思高妙、材美工良 (圖十六~二十),迎回後置於書房案上,文氣十足。

對於古文物,個人除了喜好之外,更懷抱著珍惜、敬畏之心,也明白此一難得緣分只是暫得於己,僅以拙文分享同好,盼藉此拋磚引玉,冀望更多人能夠欣賞古代文人的美學,體會賞石文化的內涵,傳承後世,生生不息。

圖十六: 英石側身之一

圖十七: 英石側身之二

圖十八: 英石側身之三

圖十九: 英石峰頂局部之一

圖二十: 英石峰頂局部之二

附加資訊

  • 標籤日期: 民國一百一十一年九月上旬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