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任中美兩國公使之蒲安臣

媒體

一八六一年,美國林肯總統授任眾議員蒲安臣為美國駐華公使,至一八六七年,清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轉聘蒲安臣為中國駐西方各條約國公使。蒲安臣之奇遇,外交史之佳話。蒲安臣駐華任內,力持公義,臂助中國,清廷信賴尤深。一八六八年,中美簽署 「中美天津條約續增條約」,旨矯原約之不平,亦稱 「蒲安臣條約」。是約暨晚清對外諸條約,今藏中華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蒲安臣出使條約國後七十年,民國二十六年,抗日戰爭起,數年間,中華民國與美國乃成盟友,兩國交誼實源蒲安臣。

策展暨編輯室

蒲安臣手書信箋

同治六年丁卯十月二十七日 (西曆一八六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王大臣恭親王奕訢致北京條約國使館照會,告知清廷任命前美國駐華公使蒲安臣,為首位中國駐條約國公使。

蒲安臣公使遺影

清廷原無駐外公使,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今稱外交部,亦僅於咸豐十一年二月一日 (一八六一年三月十一日) 始設。源出咸豐八年 (一八五八年),二次鴉片戰爭初敗,簽天津條約,條文含英、法兩國得設使館於北京,至咸豐十年九月 (一八六零年十月),英、法聯軍陷北京,又簽中英、中法、中俄三北京條約,清廷受脅履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乃立。民國八十八年 (一九九九年) 中華民國外交部遂以三月十一日,各國事務衙門成立日,訂為部慶。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一八七八年外景。圖片來源: 布里斯托大學圖書館

中華民國外交部外景。圖片來源: 邱德祥先生

蒲安臣授命中國公使,旨返美設使館於華盛頓,再赴歐洲,周遊條約國及非條約國,陳述中國困境暨立場予各國政要。一人奉命出使多國,堪稱中國駐美歐兩洲公使,誠一曠古絕今之銜位。未幾,中國授命公使乃成外交常例。

何以清際四億國人,難覓一駐外公使?而美籍蒲安臣,反獨蒙青睞?

同治六年 (一八六七年),舉目河山,士大夫無一諳曉外語,蓋外語素非科舉題目。賢能若郭嵩燾,光緒元年 (一八七五年) 出使英國,苦不識外語,得仰仗英籍秘書馬格里爵士對外翻譯。至光緒四年 (一八七八年),曾紀澤出使英、法,已略識英語,然仍未逮引用自如之境。

 

全體教習合影於同文館

同文館本為培植外文翻譯人才,乾隆年間設北京,教授俄文。道光、咸豐兩朝已空無學生,名存實亡,至同治元年 (一八六二年) 始開辦英文課程,翌年,增設法文、俄文課程。倉促辦學難援燃眉,況同文館所育譯才,傾刻豈是公使之選,學養見識,與進士出身,歷涉仕途者不能同語。

語言屏障縱置一旁,洞察西國仍為要務。同治六年 (一八六七年),四海之內求一熟稔西國政治、社會、民情之士大夫,渺不可得。留洋先驅容閎 (一八二八至一九一二),咸豐五年 (一八五五年) 返國,幾為全國僅有美國大學生,同治二年 (一八六三年) 末受薦晉謁曾國藩,授命赴美採購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機械。後之通西學外交名宿如伍廷芳,生道光二十二年 (一八四二年),許景澄,生道光二十五年 (一八四五年),陳季同,生咸豐元年 (一八五一年),咸隔代後起之秀。

 

蒲安臣公使遺影

蒲安臣 (一八二零至一八七零),生紐約,美國人。父喬爾,衛理教士,授課為業。一八四一年畢業密西根大學,一八四六年畢業哈佛大學法學系。馬薩諸塞州執業律師,一八五三年至一八五四年任州議員,一八五五年至一八六一年任眾議院議員,以反黑奴政績著稱,林肯總統政治同道。一八六零年選舉眾議院議員敗,一八六一年林肯總統慰以公使職,派遣奧地利,惟蒲安臣嘗支持匈牙利獨立,與奧國為敵,遭其否決,同年六月十四日,改派中國。一八六一年十月蒲安臣抵澳門美使館,冬季赴京水路海河冰封,至翌年七月二十日始抵北京。蒲安臣出使中國前,已是美國政壇聞人。蒲安臣與林肯總統,於公於私,交誼匪淺,一八六五年四月十五日林肯總統遇刺身亡,蒲安臣自是感傷不已。寒齋藏有蒲安臣簽署珍藏之 「林肯總統追悼集」(Memorial of President Lincoln),是書亦足紀念出使中國之一段因緣。

林肯總統遺影

蒲安臣珍藏並簽署 「林肯總統追悼集」 內頁之一

蒲安臣珍藏並簽署 「林肯總統追悼集」 內頁之二

蒲安臣任駐華公使六年,多以維護中國權益行事。其思慮具見於一八六三年六月二十日致美國國務卿威廉‧西沃德函,曰:

「余深感榮幸書寫一八六二年六月二日第十八號公牘:『倘條約國能共同贊成中國中立,共同鞏固條約港秩序,以道義支持傾向維持秩序之勢力,必可促進人類之利益。』 余抵京後,即闡述此項主張,相較英國與俄國代表之見地,可謂一致。經深入討論後,我等決定一切問題皆須共同協商與合作。……

我等商定之政策概略如下:儘管我等在條約港要求買、賣、租等條約權利,並依照我等本身政府之財產與個人管轄權,然我等於條約港不要求優惠或土地,不對中國管轄人民之權力做任何干擾,亦不威脅中國領土之完整。……」

美國國務卿威廉、西沃德遺影

列強掠地索款之際,蒲安臣之持正立場,猶雪中送炭,清廷括目心感。同治六年 (一八六七年) 十一月,蒲安臣兩任公使職滿,正待返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乃提議中國公使事。據載蒲安臣不矜不伐,彬彬君子,與中國士大夫自極契合。

丁韙良撰 「花甲憶記」

美籍傳教士兼學人丁韙良於光緒二十二年 (一八九六年) 出版 「花甲憶記」,記述甚詳:

「蒲安臣兩屆公使職任滿,正當返美恢復其一時政治活動與地位,束裝待發,赴衙門謁恭親王及其同僚道別,恭親王乃倩余翻譯。雙方各表遺憾,反復懇切,蒲安臣概允臂助修正各國誤解。

恭親王曰:『此事尤須著力。汝將經歐否?』

恭親王奕訢遺影

蒲安臣語意肯定,恭親王遂託付著力巴黎、倫敦政府,後者為要。文祥素善言,縱橫議論出使之本義,補語:『一言蔽之,汝當為吾國公使。』

恭親王又言:『若一公使可效命兩國,吾等欣然以汝為公使。』

此言雖半戲謔,實蒲安臣出使之端苗。蒲安臣亦即睹種種可慰景象。觀其性情,倘真成引介東方古帝國予西方各政府之第一人,誠一無法抗拒之誘惑。對蒲安臣政治前程,雖有延誤,亦能裨助。」

蒲安臣遺物有一詩箋,乃離別中國受贈之物。作者不詳。圖片來源: 美國國會圖書館

一八六七年十一月下旬,蒲安臣抵天津,旋赴上海,集合使團團員。團員有記名海關道志克庵 (名剛)、禮部郎中孫稼生 (名家谷)、一等參贊英籍柏卓安 (John McLeavy Brown)、二等參贊法籍德善 (Emile de Champs)、德在初、塔木菴、廷輔臣、亢硯農、鳳夔九、聯春卿、桂冬卿、莊松如等。滯滬約三十日,遂登船西渡美國,航期亦約三十日,一八六八年四月抵舊金山。

一八六八年六月十三日美國 Harper’s Weekly 雜誌刊登中國使團團員肖像,蒲安臣居中後排。

蒲安臣於滬嘗致函美國國務卿威廉‧西沃德,曰:

「自余電報相告,汝應悉中國政府授余駐條約國使節,而余業允此職。任命實情若此:時余正擬赴中國條約港,稽考吾國公民對修改條約之期許,倘必得修改條約,事畢意辭職歸國。此意為中國人所知,恭親王乃設宴餞行,對余決意離別中國極表遺憾,並迫切請求,一如卜魯斯爵士,向條約國陳述中國之困境,並表敘中國真誠企盼友誼與進步。余欣然承諾。言談中,清廷要員文祥云:『君何不授銜出使?』 余輕婉推拒,爰議他事。

總理衙門大臣文祥遺影

未幾方知中國人極為慎重,英使館中文秘書柏卓安 (John McLeavy Brown) 代請延擱歸期數日,以備提案。提案前未曾再作洽議,至書面提案,乃授總條約公使。其間余深思熟慮,商於友朋,斷然決定以國家與文明之利益,予以接受。」

 

一八六八年中國使團遊紐約州尼加拉瀑布城留影。圖片來源: 美國國會圖書館

蒲安臣本演說家,返美後擅用專才,各州演說,開拓中國外交。一八六八年六月六日,中國使團謁美國總統安德魯‧約翰遜。同年七月二十八日,中國使團與美國簽署中美天津條約續增條約,亦稱蒲安臣-西沃德條約,或蒲安臣條約。可知蒲安臣對此平等條約貢獻至鉅。天津條約乃一八五八年六月十八日第二次鴉片戰爭初敗之不平等條約,續增條約修正其不平,一八六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於北京完成交換。續增條約宗旨為:一、強調中國領土與管轄權不可干擾。二、承認中國貿易與海運控制權。三、任命駐美國港口領事權。四、兩國宗教自由權。五、允許兩國無限制移民。六、承認兩國人民相互旅遊與居住權。七、兩國可相互創建學校。八、強調中國內政不受干擾。此合約今藏中華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一百年 (二零一一年) 沈呂巡大使暨馮明珠院長編纂 「百年傳承,走出活路,中華民國外交史料特展」 目錄,第三十頁即見此約。

 

「百年傳承,走出活路,中華民國外交史料特展」 目錄

 

「百年傳承,走出活路,中華民國外交史料特展」 目錄第三十頁見 「中美天津條約續增條約」

一八六八年十月中國使團抵倫敦,十一月二十日謁英國維多利亞女王。一八六九年一月抵巴黎,滯留至九月。寒齋藏蒲安臣書自巴黎信函一通,寫於三月二十日,云:

「一八六九年三月二十日,巴黎。

敬愛吾友:容我再一次回憶您親密友誼。我們摯友霍爾在馬德里與勛爵閣下不和,您能相助否?請盡力而為。若我們老伴奴隸頭目因不幸遭遇而悲傷,這真將是盡頭。有何建議?您能否再來歐洲一次?瑞士不是有空缺?或比利士?我工作勞累幾死,這還是一貫與四億人向四國抗爭。我希望我已為中國從西方國家獲得公平待遇,英國已放棄老舊之帕默斯頓子爵 (Palmerstonian) 政策,並已完全滿足我之期望,其他國家亦將仿效。我嘗想我將命喪於使節任務,壓力實在太大。世人祇見光彩面,而我看到實務,深感痛苦與憂慮。這許多榮譽只是死海蘋果,所有人都要追求,沒有人可享用。請您把我留在您尊貴老成之心。

您真誠之  蒲安臣」

 

蒲安臣手書信箋第一頁

蒲安臣手書信箋第二頁

 

蒲安臣手書信箋第三頁

 

蒲安臣手書信箋第四頁

異族之士,願為吾國蒼生苦難,盡粹如斯!信云:「我嘗想我將命喪於使節任務」,竟成讖語。

中國使團續赴瑞典、丹麥、荷蘭、德國、俄國。一八七零年二月十六日謁俄國沙王亞歷山大二世。二月聖彼得堡天氣奇寒,一週後,二十三日,蒲安臣患肺炎去世。積勞憂時,因公殉職,若無此劫,中國與列強,或能另有一番周旋。

余奉示涉蒲安臣之書籍三冊,亦昔年雪泥。

 

「保衛馬薩諸塞州,蒲安臣演講辭,一八五六年六月二十一日。」 副總統亨利‧威爾遜舊藏並簽署

 

亨利‧威爾遜副總統遺影

「保衛馬薩諸塞州,蒲安臣演講辭,一八五六年六月二十一日。」此乃蒲安臣任眾議院議員最受稱道反南方黑奴政策暨支持參議員查爾斯‧薩姆納 (Senator Charles Sumner) 之演說。南方眾議員普雷斯登‧布魯克斯 (Congressman Preston  Brooks) 因黑奴政見分歧突襲北方參議員薩姆納,幾至命危,南北戰爭遂一觸即發。此冊為參議員亨利‧威爾遜舊藏,右上見其簽名。參議員亨利‧威爾遜乃薩姆納及蒲安臣政壇盟友,後於一八七三年任美國副總統。

 

「紐約州商會追悼蒲安臣紀念冊」 封面

 

「紐約州商會追悼蒲安臣紀念冊」 內頁

一八七零年三月三日,紐約州商會追悼蒲安臣,其摯友考丁 (Elliot C. Cowdin) 致辭,印一小冊紀念。其辭文情並茂,足窺蒲安臣之性情。

 

蒲安臣子愛德華簽貽表妹艾瑪 「蒲安臣與中國首屆駐列強國使團」,魏斐列撰。是書封面

蒲安臣子愛德華簽貽表妹艾瑪 「蒲安臣與中國首屆駐列強國使團」,魏斐列撰。是書內頁

 

蒲安臣子愛德華‧柏靈格姆遺影

蒲安臣任駐華公使,子愛德華 (Edward Livermore Burlingame 一八四八至一九二二) 以私人秘書職隨侍,返美後任職報紙及雜誌編輯。一九一三年四月愛德華於紐約簽署乃父僅見之傳記贈表妹艾瑪(Emma Burlingame 一八七四年生),書名 「蒲安臣與中國首屆駐列強國使團」Anson Burlingame and the First Chinese Mission To Foreign Powers。作者魏斐列 (Frederick Wells Williams一八五七至一九二八) 美籍漢學家,乃父衛三畏 (Samuel Wells Williams 一八一二至一八八四),名漢學家。蒲安臣於一八六一年至一八六七年任駐華公使,衛三畏即其代辦,代辦乃外交語,意即其臨時代表。愛德華與魏斐列固世交也。

逝者已往,一紙一書,足堪追懷憑弔。

 

蒲安臣信箋左角名字標誌

附加資訊

  • 標籤日期: 民國一百一十一年四月中旬展出